我國古人有詩云:“金秋菊黃蟹正肥,持螯飲酒滋筋髓”,是的,螃蟹正是 金秋時節(jié)的應景美食,我國民間過中秋時常擺中秋宴,螃蟹正是席上一道必不可 少的美味佳肴。那么,中秋為什么要吃螃蟹?怎么吃螃蟹才健康呢?讓我們一起 來考究一番。
中秋節(jié)為什么吃螃蟹?
中秋節(jié)吃螃蟹的習俗由來已久,俗話有“西風響蟹腳癢”,說的就是每年立 秋之后,螃蟹黃滿膏肥,是最佳的品嘗時機。螃蟹的營養(yǎng)豐富,尤其是蛋白質含 量比豬肉、魚肉都要高出幾倍。蟹肉中含有十分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游離氨基酸 ,尤其谷氨酸、甘氨酸、組氨酸、精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十分豐富。食之,有助 于營養(yǎng)成分的吸收。
螃蟹最精華的部分,要數(shù)蟹黃和蟹膏。相關書籍介紹,蟹黃指母螃蟹的卵, 蟹膏指公螃蟹的精巢,而秋天是許多螃蟹的產(chǎn)卵季節(jié),農(nóng)歷八月母蟹最肥、蟹黃 足,農(nóng)歷九月公蟹最香、蟹脂多。所以秋季吃螃蟹時,區(qū)分雌雄******可享受到時 節(jié)最鮮美的蟹餐。
自古以來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,在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,以宮廷最為精雅 。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。螃蟹用蒲包蒸熟后,眾人圍坐品嘗,佐以酒醋。食畢 飲蘇葉湯,并用之洗手。宴桌區(qū)周,擺滿鮮花、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,演出中秋 的神話戲曲。
而在我國的古典名著《紅樓夢》中,史湘云在“藕香榭”大擺螃蟹宴的場景 更是有趣,盡管著墨不多,但也能看出食蟹對于當時的大戶人家也是件樂事,中 秋團圓熱鬧的氣氛由此而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(xiàn)。事實上,食蟹的場景在即將到來 的中秋節(jié)中多了層團圓的深遠含義。
怎么吃螃蟹才健康?
螃蟹很美味,但并非人人都適宜吃。
中醫(yī)講,螃蟹性寒、活血、是發(fā)物。性寒,所以虛寒的人、脾胃不足的人應 該要少吃;活血,所以月經(jīng)期間、懷孕、失血者不宜吃;發(fā)物,所以皮膚過敏、 生瘡、頭皮屑多、頭面油脂分泌多的人不宜吃;可以加姜炒,來減其寒性,增加 美味,并且開胃。
西醫(yī)說,螃蟹海鮮類食物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,吃蟹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會配 上酒,飲酒后,人體腸黏膜的通透性增加,由于進入的多,排泄的少,導致體內 置存嘌呤物質過多,又誘發(fā)痛風的危險。因此吃螃蟹海鮮的時候盡量不要飲酒, 飲酒也要適度,同時適當飲用天然蘇打水可以有效的中和嘌呤等酸性物質,保護 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不受其不良屬性的傷害。。